据悉,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约4.8亿元,36家企业建成投产,创造就业岗位3390个。去年,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、增加值及工业税收的同比增长率均超过四成。大朗镇委书记、镇人大主席胡浩举表示,希望双方继续加强沟通,拓宽合作领域,共促园区做大做强,共谋两地“双赢”发展。
园区建设实现“四大突破”
座谈会上,邓惠林介绍了东莞大朗(信宜)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建设发展情况,他表示,该园区是信宜市实施“工业立市”发展战略的主战场。去年以来,在各方的支持下,园区实现了设施建设、招商引资、经济总量、科技含量“四个新突破”,推动了园区向集群化、规模化、特色化方向发展。
迄今为止,该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约4.8亿元,日处理5000吨的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运行,吸引了以毛纺织、工艺美术、不锈钢制造、温控元件等为主导产业的43家企业进驻,其中36家已建成投产,固定资产投资额14.7亿元,创造就业岗位3390个。
去年,园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4.66亿元,同比增长54.3%;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.2亿元,同比增长63%;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量4.34亿元,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量的28.5%;创造工业税收4950万元,同比增长40.6%。园区已成为了信宜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。
拓宽合作共谋“双赢”发展
胡浩举表示,近年来信宜市出台多项举措给力园区“争先创优”,例如出台发展政策、创新招商方式、加大投入力度等,使园区的综合实力有了显著增强。特别是去年,一年就揽下了9个投资超千万元的大项目,足见产业园已步入良性发展轨迹,势头强劲。
邓惠林表示,目前园区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,大朗、信宜双方此番的座谈交流,将对园区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。他透露,接下来信宜市不仅要进一步加强与大朗战略合作,还要进一步加强园区建设,扩大园区范围,形成规模效应,吸引更多的大企业、大项目入园。
他表示,信宜已对园区的产业定位进行重新思考和科学规划,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,以产业发展带动园区经济发展。
对于园区今后的发展,胡浩举表示信心十足。他认为,信宜市发展潜力巨大、条件非常好,土地、水电和人力资源非常丰富,大朗将全力支持信宜发展,并在产业对接、招商引资、人才交流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,共促大朗(信宜)产业转移工业园做大做强,共谋两地“双赢”发展。
专人回答用户问题随问随答
主编对园区的评价
寻找更多厂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