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,塘厦正释放出加快推进“工改工”的强烈信号,特别是镇属企业和社区自改“工改工”。塘厦各社区正以时不待我的紧迫感加紧推进自改 “工改工”项目,加快推动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近日,笔者从林村社区了解到,林村社区总投资2.4亿元的自改“工改工”项目新阳路中60号项目,目前主体建筑已进入封顶冲刺阶段,预计今年6月左右能竣工并投入使用,目前已与部分高新企业初步达成租赁意向。
相关负责人介绍,改造后该项目预计助力社区集体收益从原来的每年300万元提高到每年2390万元。
紧抓“工改工”机遇
拓展产业升级空间
近日,在项目现场可以看到,机器轰鸣、吊臂挥舞,工人熟练地进行钢筋捆扎,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。
林村新阳中路60号“工改工”自建项目,原用地面积约24000平方米,是林村社区集体物业,土地资源利用较低而且与整体产业转型升级趋势及要求不符,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十分低下,导致社区集体在引进优质项目时,容易遭到“卡脖子”现象。
为拓展产业升级空间,提高集体经济收入,林村社区紧抓“工改工”政策机遇,积极推动该集体自改项目进程,重塑集体物业竞争力。该项目由林村社区总投资2.4亿元,总建筑面积85179.44平方米,规划建设现代化厂房,建成后,将重点引进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两大新兴产业,同时配套园区现代服务平台,打造塘厦产业转型升级新基地,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产业成果转化项目。
目前,该项目已吸引东莞市旺佳五金制品有限公司、东莞市鑫钜赞实业有限公司、东莞市新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3家本地上市后备企业、高新企业有意进驻工业园区。预计该地块改造后,每年可为社区集体创造2390万元收益,比原来增加2090万元,可提供900个就业岗位,为林村社区乃至塘厦镇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
社区人居环境持续改善
加速推进各项重点项目
近年来,林村社区以建强基层党组织和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为重点,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,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,社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社区人居环境持续改善,社区集体分红节节攀升,居民幸福感、获得感噌噌上涨。
产业兴则百业旺,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,也是社区持续发展的动力引擎。林村社区不仅投入2.4亿元开发新阳中路60号工改工自建项目,而且还引进了中科院投资338亿元开发中科先进科创产业园,做好汽业产业城、凯利东益(东莞)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、新太阳高新科技园招商引资工作,协调推进快裕达口罩厂、发斯特厂、晶博产业园等重大项目的建设。该社区将争取在6月份前动工建设新亚洲黄泥山“工改工”自建项目;加快推进头雁计划里牙塘——西湖工业区更新单元的进程。
近年来,塘厦镇扎实推进“工改工”,打好“拓空间”主动仗,通过“工改工”提高土地利用质量和效益,在源头上推动土地等资源向重大平台、优质企业与产业集中,全面激活土地、技术、资金、人才等要素,推动制造业持续转型升级、新旧动能接续转化。
今年,塘厦将进一步加快推进“工改工”,特别是镇属企业和社区自改“工改工”,形成一批优质平台和载体,并且加强镇属工业园区管理,配套完善生产生活、创新创业服务功能,提升镇属园区产业承载力。